招聘旺季抚州快速人才网提醒您,警惕招聘陷阱
如果你在招聘求职中遇到可疑情况,请向抚州快速人才网举报(请提供公司名称及详细情况),我们会及时报送并配合主管部门核实处理,让我们共同维护和谐的求职环境,一年被骗30余万 警惕诱人的“招聘”骗局
。
0、剽窃求职者作品 这是求职者遭遇的智力陷阱,智力陷阱则是指以考试为名无偿占有程序设计、广告设计、策划方案、文章翻译等劳动成果。现在招聘过程中的骗取智力很常见。这种堂而皇之地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,性质更为恶劣。而广大求职者要具备慧眼,多加小心。
1、扣留证件要求求职者做不正当商业行为 初次求职者一般经验缺乏,加之防备松懈,因此市场上有人设陷阱,诱骗无经验的求职者(尤其是学生)从事不正当的商业行为,或用不当手法扣留求职者保证金、证件等,使索然无辜者受害。
2、以高薪为诱饵 骗人先掏钱 每一位求职者都希望能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。因此,一些用人单位就以夸张、离谱的高薪为诱饵。例如,一家根本就不起眼的公司,开出欢迎社会新人,薪水5000元起这样诱人的高薪来诱使求职者上钩。等到求职者办理入职手续时,对方就会要求应聘者交建档费、服装费风险压金
3、黑中介冒充招聘单位 部分黑中介会冒充招聘单位开出诱人的条件,并尽量隐瞒自己中介的性质,要求求职者交纳建档费、报名费等各种费用,当求职者发现上当要求退还费用时,却推脱这些是中介收费。按规定,中介机构向求职者收取费用时不得隐瞒自己的身份,不得欺骗求职者。求职者即使要交纳费用,也一定要保留好相应票据,以便维权。
4、薪酬陷阱 一些招聘人员在求职者的询问下,给出一个含糊的月薪数字,然而在月底兑付时却多半会说你没完成工作量,或工作失误,以此来扣除你的部分薪酬。
小编在不久前就听说一个案例。刚从非法传销窝点逃出的李中洋也有着同样的经历。2009年2月,他在网上看到一家机械有限公司急招员工,就按网上留下的电话打了过去,对方告诉他刚好有一个职位和他学的专业机械一体化对口,邀他尽快前往应聘
5、赚廉价劳动力 一些用人单位看准了求职者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心切的心理,以试用期为名赚廉价劳动力。北京工业大学就业中心于淑芬老师告诉记者,据一些学生反映,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,以各种理由辞退了毕业生,因为试用期的工资低,这些用人单位实际上是在赚廉价劳动力。在不少地方,一些从事药品、保健品、化妆品的销售公司借设办事处之名,以高年薪招聘市场部经理或业务经理,引来众多的应聘者,有的人好不容易熬够试用期,公司却借口考核不过关,一纸通知让其走人,应聘者也是当了一回廉价劳动力。 有关人士提醒,诸如本广告长期有效,长年招聘,且报名不受限制的招聘广告,求职者一定要小心。
6、串通医院分赃 专坑求职者体检费 (最近这类诈骗特别多) 据知情人介绍,黑中介经常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工作又不清楚体检程序等空子,假装按照正常的招聘程序,依次进行面试、笔试、体检等项目,向求职者收取近百元(最近发现有收200元的)的体检费,通知求职者到其指定的医院体验。3天以后,当求职者与黑中介串通的医院拿到结果时,会被黑中介以不合格等理由堂而皇之地拒绝或辞退了,或者增加一些条件让求职者自己知难而退(例如要求再交费用、改变工作承诺、甚至说工作内容就是当打手来吓唬求职者等),体检费则被黑中介和医院瓜分,求职者只得有苦难言,就算幸运通过了体检,黑中介也是能拖就拖,应聘者根本没有工作的机会。